近年来,集团青年教师蒋红波博士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01508以及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20182120019的资助下,与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Yoonseong Park教授进行合作,开展了模式昆虫赤拟谷盗神经肽及其受体生理功能的相关研究。10月28日,他们一项关于赤拟谷盗神经肽PRXamide及其受体协同进化的研究成果发表于Scientific Reports。该论文题目为Functional Phylogenetics Reveals Contributions of Pleiotropic Peptide Action to Ligand-Receptor Coevolution。蒋红波博士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,星际网游为第一完成单位。
PRXamide是昆虫体内一簇神经肽的统称,这些神经肽通常在C端享有相似的氨基酸序列(PRX)和结构。昆虫体内的PRXamide通常可以细分为Pyrokinin1(PK1)、Pyrokinin2(PK2)、cardioacceleratory peptide 2b(CAPA)以及ecdysis triggering hormone(ETH)。它们通过其各自的受体传递神经信号,从而调节昆虫重要的生理活动,包括调节昆虫性外激素的合成、蛹期滞育、水分调节以及蜕皮等。赤拟谷盗基因组中有5个G蛋白偶联受体(GPCR)承担着上述神经肽信号的传导。其中,2个PK1受体以及其余神经肽受体各1个。通过分子克隆、哺乳动物异源表达及功能测定,该研究发现模式昆虫赤拟谷盗PK2与PK1受体间、ETH与CAPA受体间均存在着非对称的crosstalk。结合系统发育分析结果,该研究还证实这种赤拟谷盗神经肽前体基因在配体—受体协同进化过程中的多向性是造成这种crosstalk的原因之一。
据悉,随着蒋红波博士和Yoonseong Park教授合作研究的逐步深入,未来还将有高水平论文陆续发表。
论文链接:http://www.nature.com/srep/2014/141028/srep06800/full/srep06800.html
公司科研管理办
2014年11月2日